“以前觉得肝移植很恐怖,
关键时候真的能救命!”
今年74岁的许伯(化名),是一名已经有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的“老病号”了,同时还有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四个月前因查出肝癌,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目前身体状况恢复良好,整个人仿佛年轻精神了许多,连连给医务人员点赞,“感谢你们让我获得重生!”
10年前许伯因下肢水肿,巩膜及身体出现黄染,尿色加深、乏力,在当地医院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之后一直坚持抗乙肝病毒及肝硬化治疗,并且反复入院,依靠药物与病魔做斗争,但病情仍缓慢进展,双腿水肿始终无法消退。
两个月前,许伯的病情又加重了,眼睛明显变黄,下肢水肿也明显加重,而且出现黑便和呕血,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肝脏上面长了一个肿瘤。
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陪同许伯再次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经过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由于患者不仅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之外,还有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十年的吸烟史让他的肺功能已经非常差。
肝胆外科汪国营教授认为,患者高龄,肺功能、肝功能差,单一进行抗肿瘤治疗未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而如果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围手术期肝衰竭风险很高。“患者的肝脏肿瘤还没有其他部位的转移,比较适合肝移植,这样既能保证根治性切除肿瘤,也能彻底改善许伯的肝功能不全,改善生活质量。”
汪国营主任表示,在以前,高龄(超过65岁)就被认为是肝移植手术的相对禁忌证。但随着肝胆外科、移植技术、麻醉医学、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并获得较好的预后,“我们通过很多临床实践证明,严密的术前评估、严格的手术指征,对于肝硬化、肝衰竭基础上的小肝癌、高龄肝癌患者,肝脏移植是十分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得知需要做肝移植手术,起初许伯和家人对器官移植很茫然,清楚了解了手术的利弊之后,他们再三权衡,考虑到“治病救命第一位”,愿意为此一搏。
在移植等待期,汪国营教授组织了多学科会诊,邀请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团队共同讨论治疗许伯的基础疾病,特别是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经过几周的积极治疗、呼吸锻炼,许伯的肺功能等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也等来了爱心捐献者捐献的肝脏。
7月31日,汪国营教授为许伯进行了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在麻醉医生的保驾护航下,手术非常顺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第三天脱离呼吸机,第四天便从ICU转回普通病房。在肝胆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经过积极抗感染、抗排斥、抗乙肝、护肝治疗,肝移植后3周许伯顺利康复出院。
肝脏移植是根治性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其手术难度极高、供体器官资源匮乏、肝脏移植后肝癌复发风险大等一系列问题,成为阻碍肝脏移植治疗肝癌的巨大“绊脚石”。
“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那些超出适应证标准的肝癌患者并非完全没有肝移植治疗的机会。”汪国营教授说,对于一些中晚期肝癌患者,还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内/外放射治疗、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降低肝癌分期,并观察3个月以上确认没有大血管侵犯和肝外远处转移的患者,接受肝脏移植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是广州市市属医院唯一获得国家卫健委“肝脏移植资质”的科室。“微创和移植”是目前肝癌领域治疗的两大前沿方向,该院肝胆外科拥有目前指南推荐的所有的肝癌治疗手段,包括局部消融、手术切除、肝脏移植、介入治疗、放射治疗、靶向和免疫药物治疗、中医中药等,如何充分利用不同治疗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团队的特点,是目前肝癌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