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医学中心刘永达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例输尿管严重撕裂的患者完成“复通”手术,巧妙地将一片膀胱肌瓣“变成”输尿管进行了尿路重建,既保全肾脏,又避免了做肾造瘘,如今,患者已经康复出院,恢复正常排尿。
阿勇(化名)在外地医院接受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时候,发生了长达25厘米的输尿管撕脱,如同人体“下水道”坍塌破损,如果不及时抢救,很可能会尿液会灌满肚子,导致肾脏重度感染,最终结果可能就要切除肾脏。
危急之下,当地医院紧急联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通过急诊收入海印院区,正在去出差途中的刘永达主任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立即折回,马不停蹄飞奔手术室。
通过紧急增强CT检查提示,患者输尿管离断的位置在比肾脏下级水平线还要高,整条输尿管仅残余3厘米,“我们接诊过不少输尿管撕脱的患者,但是这么长的缺损很少见。”刘永达主任看了检查报告之后决定,通过机器人辅助做腹腔镜下长段膀胱瓣修复输尿管手术。
输尿管撕脱
输尿管撕脱是输尿管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为输尿管存在生理性狭窄,或者由于有上尿路结石导致输尿管水肿、狭窄、脆性增加、管壁变薄等。
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在输尿管镜手术中可能会出现“抱镜”现象,即输尿管紧紧环抱住输尿管镜,这时如果退出输尿管镜,人体的输尿管就可能跟着输尿管镜一起退出,从而造成输尿管撕脱。
以往常见的修补方法为自体肾移植术和肠代输尿管术,但是这两种手术不仅创伤大,而且并发症多,因此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很多医院和患者被迫选择做肾切除手术,或者做肾造瘘。但是,肾切除手术需要牺牲一个肾脏,长期带着肾造瘘管不仅生活不方便、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还有尿路感染、膀胱刺激等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膀胱瓣代输尿管手术因其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不过,这种手术难度较大,对手术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手术中,医生先根据撕脱输尿管的长度从膀胱壁上切开一片长方形的肌瓣,然后再将切开的肌瓣缝合成管道作为新的输尿管并与残存的输尿管进行缝合。
“国外建议膀胱瓣代输尿管手术通常用应用在输尿管缺损长度小于等于6cm的输尿管损伤患者,如果超过6cm的话,膀胱瓣缺血可能性加大,导致输尿管狭窄可能性也会增高。”
刘永达主任说,临床需求“倒逼”医生不断磨练技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国内已经有医生用膀胱瓣代输尿管手术治疗撕脱7cm以上患者的成功经验,但是面对撕裂长达25厘米的输尿管缺损,手术操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机器人的机械臂有着超乎于人手的灵活度,由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在提供视野深度和缝合、裁剪等精细操作方面的优势明显。”刘永达主任说,他们采取最先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由于患者输尿管损伤位置很高,为避免术中出现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张力过大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术中刘永达主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丰富的经验,在分离输尿管时尽量保留完整的外膜及表面少量脂肪组织,以防止损伤动脉血供等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术后尿瘘和继发性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一气呵成,术后阿勇复查肾脏看到没有明显积液,恢复得也很好,观察一周后康复出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从三年前开始专注于输尿管狭窄、输尿管撕脱伤等疾病的治疗,在全国率先成立尿路修复与重建病区,擅长做肾盂/输尿管狭窄、闭锁腔内复通手术,球囊扩张手术,放置梅莫凯斯/艾利姆支架,(机器人辅助)长段膀胱瓣修复输尿管,阑尾补片替代输尿管,舌(颊)粘膜补片替代输尿管手术,解决大批输尿管狭窄、输尿管撕脱问题。
今年6月新成立了泌尿医学中心,由临床部、实验部、培训部等组成,临床部设有7个病区,开放床位268张,涵盖泌尿结石、泌尿肿瘤、修复重建、前列腺尿控、女性盆底、男科、肾上腺外科等七个亚专业,为全心全意守护百姓的泌尿系健康而不断努力。